重生后成了皇帝的娇软白月光 第159节

    可惜,没有如果。
    现在想想,于澜有些感慨了,还真是,一家人死的整整齐齐。
    于澜好像有些明白什么是气运之子了。
    自己的男人是皇帝,作为帝王身系千千万万的百姓,天下人以他为中心。所以他若是有个不测,膝下无子,那北域国没有了继承人,皇上又死的早,就算是有了新帝,肯定会有很多人不服。如此过不了多久,他治理下的太平盛世也就不复存在了。
    同样的,若是皇帝子孙绵延,那北域国自然繁荣昌盛,生生不息。
    感觉一切都明白了。
    微微抬头于澜看着他冷峻大侧脸,然后轻声叫了他一声。
    “爷……”
    于澜还是喜欢这么叫他,也习惯了如此叫他。
    赵承稷低头,“嗯?”
    手轻搭在他肩膀处,于澜脸贴在了他脸颊边,到了嘴边的话,压了回去,则是轻声道:“感觉就是想你了。”
    赵承稷脸微微有些热,眸色有了笑意,手把人往怀里拢了一些。
    有妻。
    有孩子。
    看来,提前养老这事,要等自己孩子长大了。
    于澜微微闭上眼睛。
    陛下,你上辈子因为没有孩子,郁积于心,才到中年,就病故了。
    这辈子妾给你多生两个孩子,所以,陛下,你可要长命百岁。
    想到这里,于澜心里暗自祈祷。
    老天爷,请你保佑我们一家四口,平平安安的。
    接下来,于澜又想了一些事。
    自己婆婆是太后。
    于澜想擦汗。
    也不知道太后娘娘她老人家好不好相处。
    还真是有点担心。
    自古以来,婆媳关系,那就是一个大问题。
    算了,不想了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午后……
    整个宣阳县的大街上空前的热闹,街道两边站满了围观的百姓。那街道上,北域国的旗帜迎风飘扬。
    此时骠骑大将军骑马在前面开路,他身后是长长的队伍。骑马跟车的侍卫,还有身穿铠甲的士兵另外宫女太监,那队伍可谓是一眼看不到尽头,一眼看去,气势磅礴。
    就在此时,一辆很大很宽敞的马车缓缓从大街上行驶而过。那是四匹骏马拉的车,抬眸看去马车比普通的马车大了两倍不止。那马车做工精细,雕花精美,而那四面还是敞开着的,正飘着绣有龙纹的帘子。
    微风吹起,帘子轻轻飘着。
    马车所过之处,满城百姓齐刷刷跪下,高呼万岁。
    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……娘娘千岁千岁千岁……”
    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……娘娘千岁千岁千岁……”
    马车里,于澜手轻靠在了马车边,抬眸看向外面。
    “好多人。”
    一眼看去黑压压的一片,这样的场景,真是难得一见。
    所以说,皇帝是不是贤明的君主,看百姓就知道了。于澜就是普通小老百姓,可提起皇帝陛下,她一直以来都是崇拜尊敬的。
    只是,于澜也没想到,那样遥不可及的人,自己现在伸手就能摸到。
    伸手轻拉住他的衣袖。
    皇上。
    我家的。
    真好。
    见她笑。
    赵承稷伸手揽过她的腰,把人搂紧怀里。
    “接下来会放慢行程,若是感觉不舒服,就停下休息,孩子要紧。”
    心里热热的。
    “嗯,妾知道了。”
    马车里,软榻铺的很柔软,那是可以直接躺着睡觉的。只能说,这马车是真的很大。
    握着他的手指,于澜凑近他一些,小声道:“陛下,这算不算母凭子贵了。”
    母凭子贵。
    确实算。
    不过就算没有这意外来惊喜他同样宠她,自己想要的人,自然是要宠着的。
    赵承稷淡淡点头。
    “嗯……”
    于澜笑着看了他一眼,轻靠在了他怀里。
    他,还是自己熟悉的那个赵远之。
    第197章 册封为妃(3)
    在全城百姓的跪拜中,马车缓缓出了城,那长长的队伍一路朝着前方行驶而去。
    此去的地方,庆阳城,有就是帝都。
    这一路上,马车行驶的很平稳,他们也把行程给放慢了。不过就是这样,赵承稷也还是还不放心,特意让太医早中晚诊一次平安脉,确定万无一失。
    只能说,作为帝王,无儿无女了一辈子,这忽然有了孩子,自然是很上心的。他当太子那会儿中的毒,所以,若是提前个四五年重生还能避开了,可是重生这种事,显然是不能挑时间。所以,如今,能有孩子,肯定是很看中的。
    从知道他身份以后,于澜告诉自己那是孩子爹,不能怕他,也亲近了他。可还是避免不了有些忐忑不安的,但是接下来相处以后,发现那种忐忑不安的心情慢慢淡了下去,直接可以忽略了。
    马车走了一路,终于,在几日后抵达了庆阳城。
    清冷的城墙,高高的城楼,那屹立在阳光下的城池,巍峨壮观,让人看着觉得自己很是渺小。
    庆阳。
    这就到了。
    看着城门口上方的题字,于澜心情复杂。转了一圈,自己又回到了这里,只是这次,身份不同了。自己是皇帝的妃子,是小皇子的母亲
    在百姓的欢呼声中,马车缓缓行驶入皇城,慢悠悠朝着皇宫方向而去。
    门面店铺,酒楼茶馆,整整齐齐的房屋一家连着一家。统一的,二层阁楼。那些酒楼茶馆二楼处还站满了人,马车经过的地方,百姓纷纷跪下高呼万岁,显然这位皇帝陛下很受百姓爱戴。
    此时皇宫门口,太后领着文武百官早早就等在了那里。站在最前面的是太后,宜太妃和两位公主。她们身后站着的自然就是文武百官了,官职高的站在前面,以此类推,整整齐齐的。
    至于太上皇,没在这里。
    前段时间江湖论剑,太上皇凑热闹去了。原本是要带上太后的,只不过他儿子还未回来,朝中要有个人坐镇,所以就自个儿去了。
    自从宣威帝成了太上皇以后,那是清闲的很,隔三差五就要去江湖上飘上一阵。身上重担没了,心情好了,现在感觉整个人容光焕发,那日子过得比当皇帝的时候还要好。
    当皇帝那会儿,挺难的。
    要不是儿子争气,指不定他就要成为亡国之君了。
    现在不当皇帝了,这种每天睡到自然醒的日子,真是太适合他了。如今得到自己即将要抱孙子的他,正在赶回来的路上,估摸着晚个两天就回来了。
    “怎么还不来。”
    此时宫门口众人静静的等待着,特别是太后,现在已经是等的望眼欲穿了。
    太后作为宫里身份最高的女人,容貌自然是毋庸置疑的,虽然上了年纪,可因为保养的好,看着也就三十多岁的样子,挺年轻的。
    此时的她穿了一身紫色宫装,衣服上用金色丝线在衣料上绣出了了一朵朵牡丹,从裙摆一直延伸到腰际,平添了几分妩媚气质。淡紫色的披肩上还绣了凤凰,三千丝被绾成盘丝髻,用紫金翟凤珠冠和一只蓝白琉璃珠镶嵌金腕轮装饰。那穿着打扮雍容贵气,尽显皇家威仪。
    “这一路,舟车劳顿的,也不知道你皇兄那妃子,身子能不能受得住。”
    她的皇孙。
    想想,就高兴。
    听太后这么说,昭华公主接了一句,“别担心了母后,小嫂嫂身子骨挺不错的,本公主的小侄子肯定健康的很。”
    “这倒是,这次,真是祖宗保佑,你皇兄这妃子倒是个有福的,竟然这么快就传出了喜讯。”
    听到二人说话,站在她们旁边的宜太妃也忍不住笑着点头,“太后姐姐说的是,咱们皇上新娶的这位妃子,确实是有福气,想必过不了多久,这宫里有了小皇子就热闹了。”
    没有人比她更明白,这皇家的女人,有孩子的和没有孩子的待遇,那真是天壤之别。就比如自己,进宫几年,能见到皇上的次数那是少之又少,直到怀有身孕以后,直接连升几级。生了公主以后又被封为宜妃,算是得宠。接着,太子继位,她又被封了宜太妃,还准许住在宫里继续享福。
    太后撇了宜太妃一眼,淡淡点头,“嗯,这是自然。”
    接下来太后又挂念起了自己儿子。
    “远儿说要出宫透透气,顺便办点事,这一出去就是两三个月,也不知道瘦了没。”
    听太后这么说,站在她身边的昭华公主那是一脸黑线。
    瘦了,怎么可能。
    说不定她皇兄还胖了。
    昭华可是知道,她家那小小嫂嫂到底有多贤惠,一天三顿,顿顿不重样,那厨艺真是馋死她了。